前不久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多支环保股涨停,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加,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固废产业迎来利好。
垃圾分类推动了固废处置基础设施建设,扩大了市场需求。住建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我国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,已配备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车近5000辆,有害垃圾分类运输车近1000辆,并将继续投入213亿元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,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。
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理事长、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张益认为,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将带来整个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全过程、全链条和全生命周期的重大变革,对政府和企业来说,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,并将对相关产业板块构成实质性利好。
“未来10年,垃圾分类将新增市场机会4000亿元以上,如垃圾分类对厨余板块构成重大利好。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均量大面广,均为城市管理的关注重点,从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。但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,目前厨余垃圾处理仅在上海等少数城市刚刚起步,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将带动厨余垃圾处理行业发展,具备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”张益说。
张益说,“十二五”和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家分别计划对餐饮垃圾处理投资110亿元和184亿元,2014、2015、2016年3年间,国家发改委分5批共公布了开展餐饮垃圾处理的100个试点项目,但在最近3年多时间内没有公布新的试点项目。“已建成和在推进的餐饮垃圾处理项目(包括试点项目和非试点项目)超过360个,合计处理能力超过6.4万吨/日,约占城市餐饮垃圾产生总量的40%,其中已投入运行或试运行的餐饮垃圾处理项目超过150个,处理能力超过2.8万吨/日,占比约为44%。”
据不完全统计,在已知项目的工艺路线中,约有86%的项目采用了厌氧消化工艺,约有9%的项目采用了好氧制肥工艺,约有5%的项目采用了饲料化工艺。通过这几年的实践,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厌氧消化为主、好氧制肥为辅、饲料化和昆虫法等为补充的餐饮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。
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,张益分析,“十三五”后,垃圾焚烧项目将继续维持每年35座以上的增量,垃圾焚烧发电市场运营收入每年500亿元以上,新项目投资规模每年200亿元以上。
此外,环卫车辆(含厨余部分)每年约有60亿元增量。垃圾分类对再生回收领域构成长期利好。咨询、设计、督导、监测、代收垃圾等业务呈现增量。环卫一体化、城乡一体化等业务增量明显。
“垃圾分类对环卫作业和垃圾处理系统的影响还有待观察,目前判断垃圾分类对清扫保洁(约1200亿元/年)、垃圾焚烧(约200亿元/年)、垃圾填埋(约100亿元/年)等业务的影响不明显。”张益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