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9日,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召开。此次全会把加快东进步伐作为主题,是基于什么考虑?全会有哪些主要成果,将对成都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?7月20日,市委外宣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介绍了全会有关情况。
聚焦东进主题 基于三方面考量
新闻发布会介绍,此次全会把加快东进步伐作为主题,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。
中央《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促进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、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核心引擎,寄予成都更高期望、更大使命,需要立足城市战略定位,打造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能级空间载体,以点连轴推动成渝相向发展,更好支撑国家战略意图实现。
省委“一干多支、五区协同”“四向拓展、全域开放”战略部署,赋予成都做强主干支撑、引领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共兴的历史责任,需要借力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和代管简阳重大契机,加快建设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兴极核,助推成都平原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。
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东进重大决策部署以来,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论证和规划编制,东部新城已经从前期研究论证、规划设计阶段逐步转入全面建设阶段,需要通过民主决策,对若干政策领域做出安排部署,推动高质量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东部新城,奠定现代化新天府的功能载体和永续空间。
聚焦全会成果 指明方向标定路径
新闻发布会总结了此次全会的主要成果。成果集中体现在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范锐平的两次讲话以及审议通过的《规划》和《意见》中。
全会报告从10个方面对市委常委会2019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,坚持以新思想引领城市工作全局,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实;系统部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,充分转化成果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发展方向;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,确保职能转变机制优化协同高效;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,坚守高质量发展战略定力;坚持对标先进勇争一流,加快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;切实强化主干责任担当,助推“一干多支、五区协同”加快成形成势;坚定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,加快推进区域差异协同发展;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超大城市治理能力水平显著提升;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初见成效;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,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。
《规划》重点突出“营城思路”“发展方式”“建管模式”三个转变,重点把握“全域与新城”“筑城与留白”“兴城与兴业”“聚势与赋能”“速度与质量”五对关系,并提出了“打造门户枢纽”“建设公园城市”等十大策略,为高质量建设东部新城指明了方向、标定了路径。
《意见》主要包括“总体要求、把握科学路径、加强要素保障、强化组织领导”四个部分。东进区域将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、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、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、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。到2022年,东部新城城市框架基本成型,初步具备承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能力。
聚焦下一步工作 努力建设未来之城
关于接下来建设东部新城的工作部署,此次新闻发布会也进行了介绍。
坚持人文尺度,努力建设以新市民为中心的未来之城。坚定贯彻以人为本的营城理念,自觉以人本理念和人文尺度重建营城逻辑,把宜居宜业宜商作为筑城的逻辑起点,高水平推动人力资源协同、高品质推动公共服务供给、高能级建设城市功能设施,走出一条引才聚人、筑城兴业的新路径。
坚持创新驱动,努力建设以新经济为动能的未来之城。坚决摒弃旧的发展路径,着眼在新兴领域和产业链前端提前布局、抢占先机,培育产业发展新生态,营造创新经济新场景,构建现代经济治理体系,培育塑造以新经济、新消费、新功能为主的新驱动力。
坚持转型发展,努力建设以高质量为标尺的未来之城。以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对城市治理体系和经济发展形态的探索实践,切实转变城市工作、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和政策引导激励方式,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。
坚持绿色繁荣,努力建设以生态化为特质的未来之城。以公园城市理念营城,彰显山水林田湖资源优势,构建大尺度公园城市形态,构建生态价值转化体系,构建市场化运作机制,充分展示完全有别于西部城区的城市形态之美、色彩之美、人文之美。
坚持行稳致远,努力建设以可持续为目标的未来之城。坚守定力、保持静气、充分留白,以精明增长理念推动城市内涵发展,以集约节约理念推动城市低碳发展,以安全韧性理念推动城市永续发展,为城市未来所需留足空间。